兒童和少年的學習工作主要是智力勞動,它主要的是跟大腦皮層和感覺器官的活動聯係著的。某一器官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就產生了疲勞。大腦和別的器官比起來最容易疲勞。
現在生理學把疲勞理解為細胞、組織、器官或整個機體的工作能力的暫時降低,這種降低是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以後出現的,並由大腦皮層細胞的疲憊引起。因此任何一種形式的機體的活動在持續一定時間後就會引起疲勞。
大腦皮層在它的工作過程中,在外界刺激物作用於它的過程中,所發生的那些變化的生理實質就是巴甫洛夫所寫的:“大腦皮層的細胞在條件刺激的影響下遲早要轉入抑製狀態,當這些刺激重複出現時,細胞更為迅速地轉入抑製狀態。對於這一點,更合理的理解應當是這樣:這個細胞,可以說是機體的哨崗,它有最高度的反應能力,也因而有猛烈的機能破壞力,會迅速地疲勞。這個時候開始的抑製,並不是疲勞本身,而是對細胞的一種保護,是為預防這個特別的細胞以後受到過度的可怕的破壞。在抑製期間,由於脫離工作,細胞又恢複到自己的正常的狀態。皮層的所有細胞都是這樣,因此當工作著的細胞在皮層中是占大多數的時候,整個皮層就會轉入抑製狀態。當我們的條件刺激物作用於它們的時候,我們在皮層的個別細胞中看到過這種狀態。”[2]
因此,內部消極抑製是人疲勞的第一個信號。而內部抑製也是大腦皮層細胞的保護者,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個活生生地工作著的係統都應當有休息和恢複。而那些反應性極強的部分,如大腦皮層的細胞,它的休息更應當被小心地保護。而在皮層中,對工作和休息的保護得到更好的實現。每一個部分的工作是由它的緊張程度和時間長短控製著的。我們以前還看到過,隻要對同一個細胞持續幾分鍾的刺激就會引起它的抑製過程的發展,這個抑製使它的工作減少,最後甚至完全停止了工作。但是還有另一種保護大腦皮層細胞的同樣鮮明的例子,即在強烈的外界刺激下的抑製。對於大腦皮層的細胞來說……有最高限度的刺激物,有對它無危害的機能緊張的最高限度,而超過這個限度就會有抑製來幹涉(刺激力限度的規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