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高等教育投資政策有效性研究:來自一個省的數據

二、財政投資政策有效性的波動分析

字體:16+-

把財政投資作為投入變量,把生均教育經費和在校生人數作為產出變量,對1978-2008年連續31年的數據進行分析。通過數據分析發現,31年間財政投資效率大致呈現四個階段。

表9-1 1978-2008年政府財政投資效率

注:數據包絡分析衡量的是相對效率,即以考察的所有年份為一個整體,考察每一年在整體中是否有效,1為DEA有效,沒有達到1為非DEA有效。

從表9-1和圖9-1可以看出,1978-2008年間,效率值呈現小範圍波動,整體大範圍下降態勢。1978-1984年間效率值相對較高,都高於0.5,最低為0.559;1985-1992年間效率值在0.2~0.5,最低為0.253,最高為0.470;1993-1998年間效率值在0.235~0.304;1999-2008年間效率值均小於0.324,最低值為0.173。從這幾年的數據可以看出,財政投入的效率從整體來看是逐年變小的。

圖9-1 1978-2008年政府財政投資效率圖

(一)單一——微調時期(1978-1984年)

該時期,政府財政投資幾乎是高等教育投入的唯一渠道,財政投資對高等教育的規模和質量都有著顯著的作用。從效率值也可以看出,31年間有效的兩年分別是1978年和1983年,都集中在該階段,且在四個階段中,單一——微調時期效率值偏高,這也說明在此期間,財政投資發揮著較大的作用。

(二)增量——開放時期(1985-1992年)

該時期,其他投資渠道開始發揮作用,財政投資所占比例開始下降,與此相伴的是財政投資的效率也低於上個時期。

(三)多樣——轉型時期(1993-1998年)

該時期,高等教育“並軌製”開始實施,學費收入在投資比例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財政投資比例減小,與之相伴的財政投資的效率繼續變小。

(四)多元——發展時期(1999-2008年)

該時期,我國高等教育投資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態勢,學費、融資等渠道都發揮著較大的作用,特別是隨著高等教育的擴招,融資在高等教育投資中占據著較大比例,財政投資的效率在此時期相對較低,很多年份都低於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