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解讀

三、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材建設

字體:16+-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主要解決教什麽、學什麽的問題,即關於教育內容及其進程安排的係統設計,是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教材是課程的主要載體和形式。“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推進課程改革,加強教材建設”是我國人才培養體製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一個具體落腳點。

(一)課程教材改革的背景

高度重視和積極開展課程改革,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共同特點。人們日益認識到,課程和教學是決定教育質量的兩個基本因素,改革課程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可行道路。課程結構是否合理,課程內容是否科學,課程類型是否全麵,教材是否優質,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和發展水平。要培養高素質國民和高水平人才,就必須建設高質量、科學化的課程體係,這是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獲得的基本認識。在當前我國的具體社會曆史背景下,加強課程體係建設,深化課程改革,意義非常重大。

首先,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出了深入研究課程內容更新的重要課題。在知識經濟時代,人類的科學技術創造層出不窮,知識更新日新月異。麵對新知識不斷湧現和更迭,知識總量不斷膨脹的局麵,究竟選擇哪些知識傳遞給下一代呢?如何在課程係統中及時反映知識的新進展,同時又保持知識體係良好的結構呢?這是各級各類教育需要探討的大問題。尤其是對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來說,如果課程內容不能及時反映科學技術的新進展,那麽,學生在學習階段就已經落伍了,又如何適應社會和專業工作呢?這說明,在當前這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課程隨時麵臨著內容更新的問題,需要不斷進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