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扔東西,脾氣大得很,我該怎麽辦?”
“孩子老是打人,我該怎麽做呢?”
“如果不滿足孩子需求,他就發脾氣哭鬧甚至威脅我們,實在拿他沒辦法了!”
“孩子不開心有委屈,可問他又不說,隻知道哭,急死我了!”
“孩子有什麽心事從來不和我們說,動不動就把自己一個人鎖房間裏,敲門也不開、問話也不應,這可怎麽辦?”
我經常接到這類谘詢,這些現象和問題,其實都與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息息相關。不過,我發現大多數父母總是更容易關注和擔心那些情緒表現比較明顯的孩子,比如哭鬧、打人、摔東西的,而那些總是很乖很安靜、不哭也不鬧的孩子,往往容易被父母忽略。在我看來,後麵這類孩子反倒更值得關注。但凡孩子能表現出來的情緒,無論哪種形式,至少都是一種表達和發泄,而那些沒表現出來的孩子,很有可能隻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而已,時間一長,所積累的消極情緒超出了孩子的承受極限,孩子就很容易崩潰,出現更嚴重的身心問題。
所以,父母千萬不要以為隻有脾氣暴躁、容易生氣的孩子才需要管理情緒,事實上,除了生氣與憤怒,消沉、失望、難過、痛苦、嫉妒、仇恨、恐懼等都是需要管理的消極情緒,這些情緒,在任何性格的孩子身上都有可能出現。管不好情緒,就管不好人生。情緒管理,是每個孩子的人生必修課,也是他們管理人生的基本功。
一、父母必知的三個情緒常識
如果父母自身情緒起伏不定,對孩子忽冷忽熱,孩子每天像坐過山車,久而久之,再健康的孩子也會變得情緒脆弱、神經質,自然更談不上淡定平和了。如果孩子發脾氣打人時,父母被他激怒進而也開始發脾氣、罵孩子、打孩子,那隻會進一步強化孩子的壞脾氣和罵人打人的不良行為,導致事情比父母不出麵、不處理更糟糕。所以,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首先來自於父母自身穩定的情緒狀態和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