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肯定自己、尊重別人的孩子,會有更多機會享受愉快的社交生活。他們和人交往時,能自如和諧地相處。要學會肯定自己,便要接受自己。
父母可以通過和孩子的溝通、別人的評語、參與遊戲活動時的表現,讓孩子清楚自己生理、心理、能力等各方麵的強勢和弱勢,同時建立一個接受自己強勢弱勢的態度。隻有父母坦誠地引導孩子認識自己的強弱勢,並且認識到所有人都有各自的強弱勢,孩子便會明白,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無懈可擊的,他才會很自然地產生自我接納的態度。
在這方麵父母可以做個表率。熊壯壯幼兒園舉行親子運動會,我明確告訴他,和爸爸相比,媽媽在運動方麵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他想在運動會中取得好名次,最好是跟爸爸搭檔。但是,媽媽可以幫助老師做他們班級的壁報,因為這是媽媽最擅長的事情了。向孩子坦陳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並且恰當地處理與之相關的事情,孩子就會感知到,每個人都各有短長,沒必要為自己的短處自卑,也大可不必因自己的長處而自得,揚長避短是個好辦法,而且他還會提醒我:“那你要多運動哦!”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孩子自己和他人會對他有正麵和實際的期望,不會向他施以太大壓力,比如非要讓一個生性靦腆的孩子在陌生的客人麵前表演節目。
每個人每天經曆那麽多人與事,要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每樣成就並加以讚許,是件不可能又容易令人失望的事。所以,從幼兒時期就告訴孩子,首先做自己的好朋友,對自己感到滿意的行為進行自我讚賞,遇到挫折時鼓勵自己,給自己打氣,這樣的孩子當然能夠肯定自己了。
父母最好能注意到孩子的行為表現,比如他能逐漸獨立處理自己的事情,可以適當地予以肯定和嘉獎。當孩子不能完成某件事的時候,他會沮喪、會氣餒,父母的鼓勵和適度的幫助就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