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講故事,我會照本宣科,因為我選擇的都是經典繪本,無論是繪圖還是語言,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給孩子的最初的文字語言就應該是經典的。但一本薄薄的繪本,有些全書加起來也不過百十個字,怎麽能講得繪聲繪色,讓孩子愛聽愛看呢?
擺正心態很重要。你要自己先愛上這些故事,而不是把這件事當作一項任務去完成。
我會把準備給兒子講的繪本先好好看幾遍,說實話,有些能把自己都感動哭了。比如《逃家小兔》,我是在孕期看的,哭得稀裏嘩啦,母愛泛濫。熊壯壯接觸到的第一本繪本是《小酷和小瑪》係列中的“顏色”,那些色彩太誘人了,我喜歡得都要流口水,對於一個小嬰兒,也有絕對的吸引力。他果然是一副驚豔的表情,聽我讀:“小酷的襯衣是綠色的,是和樹葉一樣的綠色。小瑪的襯衣是橙色的,是和橘子一樣的橙色。”……隨著小酷和小瑪身上的色彩越來越多,我的語氣也越來越驚歎,小家夥被這種氛圍感染得手舞足蹈,第一次親子閱讀——成功!
有一次參加一個繪本館的讀書會,看到來自日本的老師把一本沒有多少字的“鼠小弟”講活了!現場的孩子,無論大小,情緒都跟著她走,我就知道了,給孩子講故事,一定要生動,尤其是小寶寶,多使用歎詞、象聲詞,麵部表情豐富,最好再輔以動作。
當個媽哪有那麽容易,其實都有做演員的潛質!
一個簡簡單單的小故事,真是三言兩語就能講完。熊壯壯大一些了,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為了延長每個故事的長度,我通常要加上自己的臨時創作——或者根據圖畫增添“看圖說話”的成分,或者加一些表演性的內容,比如用不同的聲音、語調處理故事中每隻小動物的語言。
孩子都喜歡反複聽同一個故事,這對於講故事的人來說可不是件好玩的事。多乏味啊!每次還得保持同樣的熱情。剛開始我沒摸著門道,有一天居然講了快兩個小時,他才睡著了,我的嗓子都要疼死了!記得講到《小熊寶寶》繪本裏“睡覺了”那一本,文字就是打嗬欠,我可是每次都實實在在打了四個嗬欠,一點兒也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