妞妞今天很高興,因為她的一篇作文被老師當作範文在課堂上朗讀了,而且老師說在家長會上會把這學期的所有範文匯編成冊,送給每一位家長。回到家裏,妞妞急著要爸爸看她那篇作文,文章是寫我們住過的幾處房子,其中最出彩的地方是妞妞對幾個小區的風景描寫,準確又充滿童趣。妞妞說:“我就覺得要寫小區四季最美的地方,不但要寫花草景物,更要寫我的心情和我的朋友。”
“是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春夏秋冬就概括了,可每一天都有美好的事情,每一個地方都有可愛的東西,最讓人感動的還是人的情感。”爸爸說這些話的時候,心裏有些感慨時光太快,轉眼自己就要過生日了。
“爸爸,為什麽時間是每小時分為六十分?而別的都是1米等於十分米呢?是不是設計時鍾的人的幸運數字是六十呀?”寫完作業,妞妞突然提問了。
“妞妞的問題越來越有水平了!這說明妞妞的觀察思考很細心,”爸爸很高興,“這實際是一個進製選擇的問題,時間用的是六十進製,而一般的記錄中都使用的是十進製。我們古代的人對時間的認識是從太陽東方升起、西邊落下,月亮的圓缺以及草木的枯榮開始的。最早記錄時間的是插在地上的木棍,太陽的光照變化使得木棍的陰影在地上畫了一個半圓,太陽當空照的時候,陰影最短而且在半圓的中間,對不對?古人在這個現象的基礎上完善出來的計時工具叫‘日晷(guǐ)’。”說到這裏爸爸想起前幾天帶孩子去清華的事。
“你還記得我們在清華裏看到的日晷嗎?就是一塊圓形的石頭,中心有一根長長的鐵指針,圓盤上有一條條的刻紋。”
“記得,記得,當時我還說世紀壇也像是一個日晷呢!”妞妞興奮地回答道。
清華校園裏的“行勝於言”日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