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瀛寰回眸:在曆史與現實中

“天涼好個秋”

字體:16+-

少年不識愁滋味,

愛上層樓,愛上層樓,

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

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的《采桑子》名詞。現代文學家林語堂在他的《人生盛宴》結尾時引用這首《采桑子》詞,以歌頌一種被他稱之為“秋的精神”。在語堂先生的筆下,春太柔嫩,夏太榮誇,而最愛秋,“因為她的葉子帶一些黃色,調子格外柔和,色彩格外濃鬱……”

不是嗎?十月中旬的東吳,其“調子”,其“色彩”,還真暗合林氏的“秋的精神”。10月14日,由東吳大學主辦的《跨越與前進:從林語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相涵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真是會逢其時,豈不妙哉。我被邀參加,兩天會議,大會報告,分組討論,我全程參加,頓時有一種跨界的快樂,結交了文學界的眾多朋友。值得記上一筆的是,還有幸結識了“諾獎評委”、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馬悅然先生。馬先生名氣大,但一點也沒有架子,當他聞知我來自複旦時,他高興地說:“我來過上海,到過貴校。”當我提出要與他合影以留紀念,他愉快地答應了。

與馬悅然先生合影

這個會議最後還有一個節目,就是參觀林語堂故居。夜幕已悄然而下,我乘坐外文學院院長林錦川教授的車前往,故居在陽明山腳下,林教授開車很快,一會兒就到了。

夜色濃了,故居隱沒在夜色中。我們一行入內,即有“義工”(即誌願者)引導,一邊向眾人講解。我很仔細地看了書房、臥室、客廳,對林語堂的生平有更多的了解:他與上海有緣,受教於黃浦江畔,大半生在國外度過,晚年就居留於此,長眠在陽明山腳下。展區四壁的書,中西文兼存,琳琅滿目,精彩紛呈。他著述甚豐,並以英文寫作而著稱,在他的思想中,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又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以林語堂為個案看中西文化的“相融/相涵”,那是最恰當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