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易堂尋蹤:關於明清之際一個士人群體的敘述

後記

字體:16+-

正在為那本《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撰寫“續編”,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劉景琳先生來約一本“文化尋蹤”性質的小書。我想到了明清之際贛南的易堂。“續編”中將有一組以易堂為分析材料的論文,寫作時曾為不得不舍棄一些生動的材料而惋惜。倘若沒有此次稿約,也就一任其被舍棄,這時卻有畫麵由記憶中浮出,一群三百年前的知識人,似乎隔著一大塊時空在向我呼喚。

不必諱言在長時間的“論說”之後,“敘述”對於我的吸引。“易堂”在我,是可供敘述的材料。或許隻是為了“敘述”,隻是不忍舍棄“敘述”,才終於想到寫這一本小書的。我也依然在尋求挑戰,包括尋找文體、筆調,尋找別種表述的可能性。隨筆這種較為自由的文體,自然有助於緩解“做學術”的緊張,將被“學術文體”篩除的零碎印象、感觸,搜羅拾掇起來。至於一再寫到易堂,並非出於“價值”方麵的估量。我確也不認為這一群體有何等重要;我的意圖不過在借此個例,打開某些被忽略的視域,使“明清之際士大夫”的豐富性得以展現而已。

有明一代,江右曾經是王學重鎮。贛州雖與泰州學派一度活躍的吉安相鄰,魏禧、彭士望對王陽明也備極傾倒,卻與王氏發起的思想運動以及上述思想派別沒有多少關係,與江右王學中人所從事的社區改良活動也無關。他們不在那一傳統中。因而本書所敘述的群體不但不具備思想史的、也不具備社會史的重要性。寫這題目,我的興趣仍然在“人”,在特定環境中人的生存方式與人生選擇,在那一時期士人的所謂“心路曆程”。易堂吸引了我的,毋寧說是其“表述”,尤其其中人物的自我刻繪與彼此狀寫。我曾由易堂諸子的文集中讀“言論”,這回則是讀“性情”、讀“行蹤”、讀人與人的關係。這一班士人的文集中,確也保存了較為豐富的可據以想象其人的材料。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