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園
由南昌到贛州的一段路,是在列車上“走過”的,因了貪看車窗外的風景,幾不敢有片刻的休憩。在我看來,收入窗框的,都如畫般美。北國是幹旱與漫天沙塵,這裏卻水田漠漠,有我不知其名的白色的鳥,或一隻或一組,由水麵上翩然而過。此行預定的主題,是尋訪明清之際寧都的一個被稱做“易堂”的士人群體的遺蹤,我的興趣卻溢出了這範圍。我想感受一下於我來說陌生的贛南。
贛州是個有“清潔”之譽的小城。我事先說明了意圖,說我要尋找明末的某地,無論其地現在的麵貌如何。得到市地方誌辦公室張先生的幫助,我計劃中所要踏訪之處,居然都找到了。那位明末忠臣楊廷麟自沉的清水塘,在民居的包圍中;他的埋骨之處,則有新修的濱江大道通過。這些原在預料之中,因而既無找到後的欣喜,也不至因麵目全非而失望。出我意料的,倒是那水塘還在——贛州不曾放棄對那段曆史的記憶。
之後是作為旅遊景點的鬱孤台與八境台,這些地名都曾出現在我的人物的詩文中。鬱孤台始建於唐代,宋、明兩代都曾重建,本是士大夫發思古之幽情的所在,而我所要尋訪的清初人物,思緒卻像是總難以遠縈,而牢牢地綰在了易代之際血與火的曆史上。他們無法忘懷發生在這裏的血戰。一些年後,他們中的曾燦,還寫下了“風雨招魂半友師”的沉痛詩句(《秋旅遣懷兼柬易堂諸子》,《六鬆堂詩文集》卷六)。
贛州曾有章貢之稱,八境台下,即章江、貢江的匯流處,境界開闊。但這座小城令我印象更深的,卻是那段據說宋代的城牆,城牆下貢江上的浮橋,近城牆處臨街店鋪的騎樓。騎樓蒼老古舊,如我此後一再看到並為之著迷的大樟樹。煞風景的是,城牆整舊如新,將真古董包進了嶄新的青磚裏,令人想到了將銅鏽打磨淨盡的古彝鼎。據說浮橋是應市民的要求而保存下來的,不知那些騎樓有無這樣的幸運,會不會在拆遷改建的熱潮中被清除幹淨。後來才發現,江右像是到處在實施“一江兩岸”工程。在此後的旅途中,所經地、縣級城市中,有文物意義的老房子已難得一見,而那些縣城幾乎難以彼此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