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

緒論

字體:16+-

抗日戰爭中的1942年,陳寅恪為楊樹達的《積微居小學金石論叢續稿》作序,寫下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肺腑之言:

先生少日即已肄業於時務學堂,後複遊學外國,共同時輩流,頗有遭際世變,以功名顯著者,獨先生講授於南北諸學校,寂寞勤苦,逾三十年,不少間輟。持短筆,照孤燈,先後著書高數尺,傳誦於海內外學術之林,始終未嚐一藉時會毫末之助,自致於立言不朽之域。與彼假手功名,因得表見者,肥瘠榮悴,固不相同,而孰難孰易,孰得孰失,天下後世當有能辨之者。嗚呼!自剖判以來,生民之禍亂,至今日而極矣。物極必反,自然之理也。一旦忽易陰森慘酷之世界,而為晴朗和平之宙合,天而不欲遂喪斯文也,則國家必將尊禮先生,以為國老儒宗,使弘宣我華夏民族之文化於京師太學。其時縱有如夢之青山,寧複容先生高隱耶?然而白發者,國老之象征,浮名者,亦儒宗所應具,斯誠可嘉之兆也,又何歎哉?又何歎哉?[1]

明眼人不難看出,這其實也是陳寅恪的夫子自道,借表彰楊樹達而感歎時遇,寄望將來。作者本來悲觀情緒較重,於戰亂之中有這樣的美好憧憬,是以“天而不欲遂喪斯文也”為信念。國家但有安寧之日,理當奉此輩為國老儒宗,供於京師太學,以弘揚華夏文化。這不僅是對學術文化前景的期望,也是對國運興盛的祝願。

戰亂給中國造成巨大災難,學術漸上軌道的趨勢被打斷,出現停滯甚至倒退。不過,戰後的恢複與發展也並未完全如陳寅恪所寄望,國老儒宗依然不得其位。個中原因不能僅僅歸咎於戰亂。與楊、陳“同時輩流”,大都“假手功名,因得表見”,其肥瘠榮悴,顯然不同,難易得失,也極易分辨。然而正因為此,社會人心,風氣不正,則趨炎附勢,避難就易,適為凡人之天性,而非民族之理性。1920年7月,北京大學畢業而棲身政界的金毓黻在日記中寫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