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小序回答一個問題:為什麽要推出《數字麥克盧漢》的中譯本第二版?全文分七個部分:(1)萊文森的節日;(2)十三年前為什麽選中他?(3)麥克盧漢研究的第一次飛躍;(4)萊文森的學術年譜;(5)萊文森的學術地位;(6)讓《數字麥克盧漢》傳諸後世;(7)主要修訂。
一、萊文森的節日
2014年春是萊文森的中國節日,三件事同時發生,既是巧合,也是必然,是為喜慶。它們是:央視的萊文森訪談播出,《數字麥克盧漢》中譯本第二版發行(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新媒介》第二版的中譯本麵世(複旦大學出版社)。
萊文森的學術“明星”地位在2011年麥克盧漢誕辰紀念活動中已然彰顯,世界各地的慶祝活動,或有他親臨講演,亦有他或隱或現的身影,因為他是“數字時代的麥克盧漢”。
他進入《影響傳播學發展的西方學人》(戴元光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2)。我評述他的文章收錄其中,題為《萊文森:數字時代的麥克盧漢,立體型的多麵手》,共三萬字。我用“十三幅畫像”評述他的學術成就:(1)立體型的知識分子;(2)數字時代的麥克盧漢;(3)“思想無羈”的哲學家;(4)“信息-技術-媒介-知識一體化”的媒介理論家;(5)真景、幻景與太空;(6)神奇手機的哲學觀照;(7)當代媒介三分說;(8)媒介環境學第三代學術明星;(9)獨特的媒介理論;(10)科幻奇兵;(11)批判“基因”解謎;(12)中國情緣;(13)萊文森研究。
二、十三年前為什麽選中他?
1997年,教育部正式承認傳播學的學科地位,將其與新聞學並列,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得以確立。
受此鼓舞,我有意識完成人生重大的學術轉向:從英語語言文學轉向傳播學,策劃傳播學譯叢,加緊譯介麥克盧漢及其“思想圈子”(當時還沒有認識到以他為首的傳播學“媒介環境學派”)的經典和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