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末新知識界的社團與活動

一、產生與結局

字體:16+-

軍國民教育會組織上是由拒俄義勇隊、學生軍演變擴大而來,精神上則是甲午戰後中外矛盾不斷激化,新知識群救亡振興熱情不斷高漲的產物。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中國的傳統士紳發生重大變動,從中分離出一個新的群體,它主要包括兩部分人,一是受西學東漸影響較深的開明士紳,一是國內外新式學堂培養出來的青年學生。麵對日益嚴重的亡國危機和變法自救的失敗教訓,目睹清政府的專製腐敗,他們通過日本學習西方近代社會政治學說,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救亡振興主張,其中之一,就是從明治維新思想家那裏改頭換麵搬來的“軍國民主義”。

“軍國民主義”的概念,由日本倒幕思想家的軍國觀與梁啟超倡導的國民觀相融和演化而來。[1]1901年11月,林獬、林長民等杭州日文學堂學生主辦的《譯林》雜誌,從第9期起連載長篇譯文《軍國論》,文章以歐洲近代戰爭為例,分析指出,戰爭勝負決定於綜合國力,近代國家強盛的原因之一在於全民皆兵。次年2月,蔡鍔(署名奮翮生)在《新民叢報》第1號上開始發表長篇連載《軍國民篇》,詳盡論述了在中國提出軍國民主義的原因和意義。他說:

甲午一役以後,中國人士不欲為亡國之民者,群起以呼嘯叫號,發鼓擊鉦,聲撼大地,或主張變法自強一議,或吹煽開智之說,或立危詞,以警國民之心,或故自尊大,以鼓舞國民之誌。未幾而薄海內外,風靡響應,皆懼為亡國之民,皆恥為喪家之狗。未幾有戊戌變法自強之舉,此振興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長江一帶之**,此奮發之自下者也;同時有北方諸省之亂,此受外族之憑陵,忍之無可忍,乃轟然而爆發者也。文字之力,不亦大且速哉!昔中國罹麻木不仁之病,群醫投以劇藥,朽骨枯肉,乃獲再蘇,四肢五內之知覺力,逐日增加。然元氣凋零,體血焦涸,力不支軀。……中國之病,昔在神經昏迷,罔知痛癢;今日之病,在國力孱弱,生氣消沉,扶之不能止其顛,肩之不能止其墜。奮翮生曰:居今日而不以軍國民主義普及四萬萬,則中國其真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