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代江南的瘟疫與社會:一項醫療社會史的研究(修訂版)

第三節 醫學與瘟疫

字體:16+-

一、醫療技術的發展

有人把明清時期視為醫學史上的“孱守時期”[1],然而從實際的情形看,明清醫學的發展並不缺乏亮點,其中最突出的莫過於溫病學的發展以及種痘術的發明和推廣。它們都與傳染病有關,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了當時傳染病的猖獗和時人控製疫病能力的增強。種痘前麵已經論及,這裏再來簡要地看看溫病學的發展狀況。[2]

溫病學派是以研究外感溫熱病為中心課題的一個學術流派。早在《內經》中已有關於溫熱病的記載,《傷寒論》中也指出:“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以後,《諸病源候論》曾有關於溫熱病病機的認識,《千金方》、《外台秘要》亦載有治療溫病的方劑。不過,在宋以前,雖然有各種寒涼治溫法存在,但缺乏理論化、體係化的總結。至宋元時代,溫病開始脫離傷寒學說係統,在治療上出現了新的見解。龐安時在《傷寒總病論》中,除研究傷寒,又著意發明溫病,把過去屬於傷寒範疇的風溫、濕溫、重喝、溫毒這四種所謂傷寒,改稱為四種溫病,使溫病漸見抬頭。而後,朱肱的《南陽活人書》據龐氏的《傷寒總病論》等書加以引申,雖未能將溫熱病獨立於傷寒之外,但已提出了不同於傷寒的論證。尤其是劉完素明確提出熱病初起不可竣用辛溫大熱之藥,主張采用辛涼之法以表裏雙解、養陰退熱,並且配製了雙解散等方劑,突破了以往對外感熱病初起時一概用辛溫解表和先表後裏的習慣治法。明初,王履進一步明確指出:“溫病不得混稱傷寒”,主張“時行……溫疫等,決不可以傷寒六經病諸方通治”,認為溫病是伏熱自內而發,治法以清裏熱為主,從而徹底使溫病擺脫了被傷寒統帥的附庸地位,將其從傷寒學說中劃分出來,為爾後的溫病學體係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及有益的經驗。此後,溫病學的發展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1)廣義的傷寒範疇日趨縮小;(2)寒溫之辨;(3)伏氣與新感之爭;(4)伏氣與變病之爭。[3]在這一發展過程中,溫病學說漸趨成熟,特別是明末吳有性《溫疫論》的發表,最終促成了獨立的溫病學體係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