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疫病的出現,最為痛苦和心焦的莫過於病人及其家屬了,因此,相對於官府和社會,他們的救療活動自然應該更為積極。中國有句俗語叫“病急亂投醫”,此所謂“投醫”恐怕不見得完全是看醫生一類的行為,還應包括求神拜佛等活動。這些活動大體上可分成兩類:祈禳和醫藥。當然,應該指出,瘟疫隻是疾病中的一類,當時的文獻大都隻是籠統地敘述人們對待疾病的態度,而很少會專門談及瘟疫,實際上,對病家來說,對待疫病,除了防止傳染外,可能與對待其他疾病也不會有什麽差別。所以,本書在論述時,也一般不對疫病或其他疾病加以區別。
(一)祈禳
江南地區民眾向有好鬼尚巫的風尚,清代亦概莫能外,鄉民每遇疾患,大多會采用祈禳等請求神靈庇佑的方法來驅邪治病。這類記載,在當時的文獻中可謂俯拾皆是,這裏隨舉數例:
(華亭)信鬼好祀,至今為然,而鄉落為甚,疾病專事禱祈,有破產傷生而不悔者。[103]
(海鹽)疾病專事祈禱,至破產不悔。[104]
(淞南) 鄉俗尚鬼,信師巫邪說,凡病者不甚重醫藥,惟以祈禱為事……[105]
(新昌) 民間疾病多詣神廟祈禱。[106]
下麵這則記載,充分表現出了這類祈禳活動的盛行:
(康熙元年)八九月疾痢盛行,十家九病,獻神化紙,並送鬼者滿路……是年(二年)春雨連旬,夏間甚涼,至秋疾病時行,連村合戶俱病倒,家家獻神送鬼,甚多奇異。[107]
這類活動的參與者,當時的文獻中一般都以“鄉愚”、“愚民”稱之,也就是說多為普通的民眾,但實際上,在富貴之家或士人中,遇病而求神拜佛的行為也同樣存在,這樣的例子在當時的文獻中常常可以見到,比如武進監生惲熊,“屢試不售,乃業醫,乾隆五十一年大疫,熊禱於關帝前,默求神威助之除疫”[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