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注意到話語係統中“京派”和“海派”的區別:當“海派”被一以貫之地指稱從20世紀初直到當代,包括藝術文化、生活方式、城市人格等不同層麵的上海城市文化時,“京派”卻似乎專指20世紀二三十年代北平時期的文學和知識分子文化,作為一個曆史概念而退出了當代北京的語言流通。當上海將“海派”不斷泛化,源源不斷地打出海派電影、海派服裝、海派飲食,乃至海派襪子的旗號時,北京推出的卻是京味小說、京味電影——用“京味”取代了“京派”。
話語背後的社會學事實是,近百年來,上海大致是一個連續的、一體化的發展過程,“海派”的要素滲透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並不同程度地保存下來。作為對比,在20世紀急劇的社會變革中,北京城市的發展卻是動**而斷裂的。它明顯地分為幾個時期,其社會結構、城市性質、地位、經濟和文化麵貌均大不相同:1911年以前,作為封建統治中心的“帝京”時期;1911年至1928年,作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舊京”時期;1928年至1949年,首都南遷後作為文化古都的“北平”時期;1949年以後,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的北京時期。在習慣上,人們往往將二三十年代的北京統稱為舊京,或“老北京”。
從辛亥革命後至抗戰爆發前的二十多年,是北京由帝國的政治中心向新時代轉換過渡的時期,尤以1928年首都南遷後至抗戰爆發前的20世紀30年代初為典型。今人憶及老北京,多指那段時期——孕育了京派文化,同時也是千年古都京味最醇厚地道的時期。
舊京和北平社會及其文化,作為曆史劇變中的一個片段,似乎並不像舊上海那樣為人研究和重視——近年來對它的回憶和介紹主要是在民俗的層麵上。北平社會和文化固然是一種短暫的過渡狀態,但是,它所昭示的城市社會、文化生態和文化形態,真的沒有超越時空、曆久彌新的價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