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北京研究精粹

一、近代胡同地方社會的構造

字體:16+-

北京曆史上發生巨變的時期應該說當屬近代期。如果說1860年英法聯軍侵占北京以及隨後北京東交民巷使館區域的劃定是這一時代巨變的象征,那麽1900年由義和團運動引起的八國聯軍對北京的侵占和破壞則從根本上動搖了北京的地方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王朝的終結,從20世紀10年代到20年代末這裏成為軍閥的必爭之地,直到1928年隨著國民政府的建立,北京被降為北平特別市,它作為首都的至尊地位喪失了。北京城麵臨著解體的命運,城內的大部分空間開始對外開放,城牆被部分拆除,城市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與此同時,道路的修建,水管道的鋪設,電力的普及應用,以及街區電車的開通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都開始向近代化邁進。當然如此政治巨變同樣給胡同地方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一直在清政府的保護下安居樂業的滿洲旗人隨著這一保護膜的消失,他們的命運急轉而下,成為貧困的下層人民。

施堅雅曾指出,清末北京的人口與預想的作為一國之都應有人口規模相比,不及其1/3,其實這一相對較少的人口規模應該說是曆代王朝沿革下來的首都人口統製政策實行的結果。清統治期間,曾在城內的街道胡同等處設立柵欄,來限製人口的出入,並強化居民的戶籍管理,這些舉措都應看作是對人口統製所做的努力。但是由於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本城居住政策失去效力,漢人開始大量湧入城內。[8]這以後,因為國家權力權威的弱化,事實上,人口統製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從圖1的人口變化趨勢上也可以看出這一變化。從初具北京現代規模的元代以來,除去戰亂時期的破壞(如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期),北京人口基本上維持在80萬左右,而進入20世紀開始出現大幅增長,由10年代中期的82萬到30年代的110萬人,再到40年代中期的150萬人,都無不說明著北京人口的迅猛增勢。從這一組激增的數字上,北京城市化進程也可窺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