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分析劉國樑如何從20世紀40年代初到50年代初建立成文厚的成功商業史,分析外省商人市民怎樣給北京城市商業組織帶來活力,以及如何搭建獲得和運用現代商業知識的新渠道。應該說,成文厚的經營之道與劉氏家族的思想開放有關。他的家庭與西方現代文化技術的距離不是太遠。40年代,劉國樑的弟弟劉秉攬入川和留英,其子入美國基督教公理會(Congregational church)辦的學校讀書,這種背景說明,這個家族已具有知識深造的長遠目標。這類素質可能使這個家族對現代經營理念有一個基本的反應,而這種反應又會深紮在這個家族傳統行業經營理念的根基之上。
(一)吸收現代會計賬簿業的核心知識
從成文厚個案看,吸收現代會計賬簿業的核心知識,是外省商人與本地市民結合的一個關鍵要素,劉國樑留下的賬簿表單正是這方麵的一個例證[13]。這些賬簿的格式創新,能證明當時企業已經發展成熟。這裏固然有劉國樑的深厚家底支撐,但這又是一個頗有現代色彩的創新成果。它將傳統紙張文具業與現代會計賬簿業結合,其產品適應中央政府和北京市財政管理部門的法規要求,適合城市商業會計和銀行會計使用,也能滿足廣大中小店鋪的記賬報稅需求。直到出現電腦記賬前,成文厚賬簿的銷售量都居高不下,這種成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
從在山東招遠劉國樑的老家所調查到的口頭資料和當地文獻看,當地“蓬、黃、掖的‘買賣人’不僅在東北有很大影響,在京、津、滬等地也多見他們的足跡”。我們可以看到,外出經商是山東招遠和萊州一帶的家族傳統,其範圍可覆蓋從煙台到濰坊的魯東沿海地區,這裏東端與渤海灣相連,有溝通城鄉的廉價水路。成文厚所賴起家的家族書鋪業,由其先人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創建[14]。自清代中葉起該家族從孟格莊發跡。劉國樑的祖父劉作信,與南方的宣紙徽商聯手,成立了二書鋪(1848—1861),經營文房四寶和紙張文具。據劉氏族譜看,劉國樑的父親劉顯卿屬成文厚的第二代“顯”字輩[15],到第二代時,該家族的行業網絡已由山東擴大到黑龍江、吉林和京津兩地,並在各地建立了分號,比較出名的有誠文德、誠文厚和誠文信等[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