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民國北京的公共衛生

第二節 衛生觀念包裝的身體

字體:16+-

近代衛生觀念對身體的影響也反映在包裝身體的服飾上。服飾不僅出自身體遮蔽和修飾的需要,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能反映社會和文化對身體的作用,因此“衣著或飾物是將身體社會化並賦予其意義與身份的一種手段”[31]。在衛生知識的作用下,近代服飾的形式和觀念都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服飾的統一和整潔成為一部分人群的身體特征,並成為展示衛生效力的工具。

在西方文化中,女性常常身著白色,是純潔的象征。[32]在近代衛生話語中,白色意味著潔淨,這種潔淨與洗濯、消毒等衛生程序聯係在一起,使白大褂成為醫衛人員的身體標誌。當西方醫衛人員和醫療空間開始在中國出現之時,人們很害怕醫生和其助手身穿的原色布做成的白大褂。因為在傳統中國,白色沒有正麵的寓意,而是與死亡聯係在一起,身著白色在中國社會是參加喪禮者的裝束。[33]但隨著醫療空間的逐漸增多,近代衛生知識逐漸普及,醫療人員的身體與白色所具有的聯係慢慢為人們所接受。但衛生知識在推廣的過程中,還要求將白色服飾施加於其他社會群體的身體上。

1909年,內、外城巡警總廳製定了《管理剃發營業規則》,明確要求剃發匠須身著白衣,為人服務時所使用的圍布、手巾、領衣均須用白布。[34]這意味著理發匠和接受理發服務的顧客都需要身著白衣,此規則在公布實施時就遭到了理發匠的罷工抵製。1911年,當巡警總廳再次傳諭實行時,輿論就此事評論道:“中國的風俗,以穿白布長服為忌,到人家裏做活,碰巧就不叫他進去。”[35]可見,當時衛生知識對身體的影響力還未能淩駕於社會的傳統習俗之上。

圖8.2 天津之南京理發公司開幕

資料來源:《北洋畫報》,1934(1123)。

民國成立後,1912年公布的《民國服製》要求喪禮的服飾用禮服,於特定部位裝飾黑紗。雖然並未否定舊式的白色喪服,但接受西方觀念的人們已逐漸不將身著白色與喪服相關聯。[36]經過十幾年的衛生宣傳,以及理發業競爭的結果,20年代中期時,大的理發館中理發匠多已穿上青色或白色的外衣,器械桌上也鋪上了白布。[37]1934年製定的《北平市取締理發館規則》中再次重申,理發匠在工作時必須著白布衣衫或白布圍裙,並明確了處罰辦法,不合規定者要即行取締。[38]1935年,理發業同業公會在衛生局的指導下製定了《理發業同業公會衛生公約》,其中的第九條明確規定理發館男女技師在工作時須著白色衣衫或白布圍裙。[39]到30年代,理發匠穿用白衣以彰顯衛生已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一般市民已漸知理發衛生之重要,一般設備簡陋之理發館遂致無人問津”。[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