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經典美文讀本.第2冊

第六章 審美鑒賞篇:眾裏尋他千百度

字體:16+-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愛美是人的天性。在社會生活中,人們不斷地創造美、追求美、欣賞美,以美為伴、以美為榮、以美為快。但是,在現實社會中,有不少人愛美卻不會好好地欣賞美。由於缺乏一雙會欣賞美的眼睛,以致不少具有美的價值的事物,在眼皮底下白白溜過,這太令人遺憾。所以,單有愛美還不夠,還必須學會能欣賞美。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審美。

毋庸置疑,審美對象具有客觀性,並非僅僅因為構成審美對象的物質材料本身具有客觀實在性,更主要的是,這些客觀物質材料總是承載著、蘊含著一定的客觀生活內容,電影、繪畫、音樂需要我們審美,甚至我們生活中一草一木、鳥語花香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審美對象。

每一個有意義的事物都屬於人的世界,在審美活動中,主體越是忽視自身的現實存在就越是有助於對象的存在。這種狀態,莊子稱為“忘坐”。

現實生活中任何一種形狀總是某一具體事物的形狀,任何一種色彩、音響也都必然與某種具體的事物聯係在一起。比如,聲音,總是蟲鳴聲、鳥啼聲、水流聲、馬嘶聲、雷吼聲、風吹雨打聲等;色彩,也無非是綠油油的草地、金黃色的太陽、湛藍的天空、火紅的鮮花、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等,這些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的事物並不是作為一種純然靜觀的對象被人所注意的,它們總是承載著、蘊含著一定的客觀生活內容進入了我們生活的世界。隻有以一種“忘坐”的狀態去體悟這個世界,我們才能夠真正感受到這個世界美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