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幼兒心理發展概論(第2版)

二、依戀關係

字體:16+-

依戀是指嬰兒對熟悉的人(父母或其他撫育者)所建立的親密情感聯結,嬰兒對其表現出各種依戀行為,如哭、笑、視覺朝向、身體接觸、依附和追隨等。依戀是人類最初始的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種情感,是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幾乎一切社會情感發展的基礎。

依戀是一種雙向互動的積極過程,在親子之間的情感聯係上,嬰兒也在積極地影響著母親或其他依戀對象。嬰兒從出生後的第一天起,就會對別人發生反應。2~3個月的嬰兒開始對人微笑,我們稱之為社會性微笑。這種微笑的行為常常是父母注意到的嬰兒的第一個明顯的社會性反應。如當母親抱起嬰兒時,嬰兒就停止啼哭,對母親發出更多的微笑,對母親咿咿呀呀等,這都會強化母親對嬰兒的感情。這種強烈的持久的情感聯係,使得嬰兒最願意與母親在一起。當嬰兒遇到困難、感到害怕時,便尋找母親,表現出一係列的依戀行為。

依戀是成人與幼兒之間特殊的親密關係,亦是幼兒早期情緒發展和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內容,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對於幼兒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依戀的發展

依戀關係是幼兒出生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依戀的發展依據鮑爾比(Bowlby,1979)的研究包括四個階段,分別是前依戀階段(從出生到6周)、依戀開始形成階段(6周到6~8個月)、依戀形成階段(6~8個月到18個月)和互惠關係形成階段(18個月~2歲到2歲以後)。在前依戀階段嬰兒對人反應的最大特點是不加區分,沒有差別,即嬰兒對所有人的反應幾乎都是一樣的,同時,所有的人對嬰兒的影響也是一樣的。在依戀形成階段嬰兒對某個特定個體(一般是母親)產生依戀,特別願意與母親在一起,與母親在一起時就很高興;而當母親離開時則非常不安,表現出一種分離焦慮。這時嬰兒往往采用哭鬧、跟隨等方式不讓母親離開。在互惠關係形成階段,幼兒約2歲的時候,由於言語和表征能力的迅速發展使他開始理解母親離開的原因,幼兒的自我中心減少。親子之間形成了更為複雜的關係,幼兒能認識並理解母親的情感、需要、願望,知道她愛自己,這樣分離焦慮便降低了。總之,這時的幼兒會同父母協商,向成人提出要求,親子之間的合作性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