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藝術欣賞

三、台灣電影

字體:16+-

一直以來,台灣電影都有著優秀的人文寫實主義傳統,台灣的電影一直著力於強調導演的風格的個性化,並且注重台灣特有的曆史,並崇尚以電影作為宣傳工作。從20世紀50年代的台灣故事片到60年代的“健康寫實主義”再到80年代初的台灣“新電影”,這一傳統一直在延展。

(一)台灣電影的發展

1.健康寫實期

20世紀60年代,即台灣人電影所謂的“健康寫實期”。台灣第一代導演李行首次將瓊瑤小說搬上銀幕,於1965年拍成《婉君表妹》及《啞女情深》,開拓了國語片的廣闊空間,也開啟了瓊瑤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序幕,瓊瑤的其他小說也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如《煙雨蒙蒙》、《窗外》等。1968年,台灣電影製作量世界排名第二,其中國語片116部,台語片113部,這一年,台灣影片勇居香港票房三甲,瓊瑤電影、新派武俠片等先後豐富了台灣電影類型,台灣電影進入黃金時代。

2.新浪潮

“台灣新浪潮”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後期,此時,國外留學的電影人紛紛回到台灣,本土新生代導演也日趨成熟。風靡一時的台灣“新電影運動”給當時的台灣影壇吹進了一股新鮮空氣,對台灣電影以後的發展影響深遠。

這個時期中有《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冬冬的假日》、《青梅竹馬》、《稻草人》、《悲情城市》等數十部直麵現實的作品。這些作品追溯血緣鄉情,認同祖國統一,揭示民眾痛苦,鞭撻殖民意識,審視商業氛圍,抨擊社會現狀,傳達民眾意願,對台灣電影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台灣電影開始出現衰退的跡象。島內各類媒體迅速增加,電影業卻持續萎縮。1987年,台灣電影從黃金時期平均年產120部左右銳減至85部。

3.破禁時代及“第二次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