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聞結構方麵展開評析,關鍵要看其是否符合實際的需要。新聞作品的結構雖然有一定的區分,但其本身並沒有高下優劣之別。應該選擇一個什麽樣的結構框架,主要看內容、主題、環境的需要。不結合具體的實例,抽象地討論哪一種結構更好,這樣的事情是根本不成立的。以倒金字塔式結構為例,我們要不要選擇這種結構方式,就應該根據實際的情況是否需要。實際上,這種結構方式的誕生,也是因為戰地的特別需要。
1844年5月25日,美國科學家莫爾斯發明了電磁電報,當天下午就被新聞界用來傳遞信息。它標誌著人類開始進入“電訊新聞時代”。正是這種傳輸方式,為倒金字塔式結構的誕生創造了條件。1861—1863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許多報社爭相派出記者去戰地采訪。由於當時電報技術不過關,經常出現電訊中斷故障。為了盡可能把新聞中最重要的內容傳輸出去,記者們想出來了一個應對的辦法,就是把最重要的內容放在消息的最前頭,次重要的內容放在稍後的段落裏,以此類推,最次要的放在文章的末尾。埃及的金字塔頂端小而輕,基座大而重,那麽這種新聞結構則與之正好相反,所以被稱作倒金字塔式結構。這種結構打破了記敘的常規,不是根據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布局謀篇,而是以事實的重要程度來決定段落順序。雖然是誕生在特殊的環境中,但由於它的要領就在於把最重要、最新鮮、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消息的開端,其實也符合現在人的閱讀習慣。人們讀報的狀態,一般都不會精讀細看,而隻是大致的瀏覽,倒金字塔式結構正可以最大可能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所以,它在今天還是常見的新聞結構方式。
在新聞寫作過程中,對新聞作品的結構不敏感,或者沒有清醒的結構意識,寫出來的作品就會顯得不太專業了。下麵是2009年12月4日,北京一家媒體刊發的一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