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無非彼[2],物無非是[3]。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4]。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5]。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6],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7],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8],謂之道樞[9]。樞始得其環中[10],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故曰:莫若以明[11]。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因是已[12]。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13]。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14],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15],曰:“朝三而暮四[16]。”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17],亦因是也[18]。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19],是之謂兩行[20]。
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21],而大山為小[22];莫壽乎殤子[23],而彭祖為夭[24]。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25]。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自此以往,巧曆不能得[26],而況其凡乎[27]!故自無適有[28],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29],因是已!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30]。自喻適誌與[31],不知周也[32]。俄然覺[33],則蘧蘧然周也[34]。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35]。
注釋
[1]《莊子》:莊子和他門人後學的著作。原有52篇,今存33篇,包括內篇7,外篇15,雜篇11。今學者多認為,內篇為莊子自著,外、雜篇出自他的門徒和後學。莊子(約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後人稱之為“南華真人”,戰國中葉宋國蒙城(今河南商丘東北)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並稱“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莊子激烈批判黑暗現實和禮樂仁義,政治上主張清靜無為,向往無衝突的“至德之世”。他還主張“不遣是非,以與世俗處”,以全身遠害。又宣揚“齊物論”(一種認識上的相對主義),以求絕對的精神自由。其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諸子散文中,《莊子》文章長於寓言、誇張、想象,最為汪洋恣肆,文學色彩極濃,富於浪漫主義精神,文學成就也最高。《齊物論》是《莊子·內篇》的第二篇,全篇由五個相對獨立的故事連珠並列組成,此篇為節選。“齊物論”包含齊物與齊論兩個意思。莊子認為世界萬物看起來雖千差萬別,歸根結底卻是齊一的,並且在不斷向其對立麵轉化,這就是“齊物”。莊子還認為人們的各種看法和觀點,歸根結底也應是齊一的,沒有所謂是非和不同,這就是“齊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