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命之謂性[2],率性之謂道[3],修道之謂教[4]。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5],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6],恐懼乎其所不聞[7]。莫見乎隱,莫顯乎微[8],故君子慎其獨也[9]。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10];發而皆中節,謂之和[11]。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12]。致中和[13],天地位焉[14],萬物育焉[15]。
注釋
[1]《中庸》:儒家經典之一,原為《禮記》中的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南宋朱熹把《中庸》抽出,作《中庸章句》,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2]天命:天賦,人的自然稟賦。天,指自然。命,賦予。性:人性。
[3]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道:路,引申為規律、法則。
[4]修:修明、節製。教:教化,包括禮、樂、刑、政等。
[5]須臾:片刻,一會兒。
[6]不睹:看不見的地方。
[7]不聞:聽不見的事情。
[8]莫:在這裏是“沒有什麽……”的意思。見(xiàn):同“現”,顯現,明顯。乎:於,在這裏有比較的意味。朱熹《中庸章句》:“隱,暗處也。微,細事也。”
[9]獨:獨處。朱熹《中庸章句》:“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之地也。”
[10]中(zhōng):不偏不倚,恰到好處。
[11]中(zhòng):符合。節:節度,法度。和:和諧,不乖戾。
[12]達道:天下古今必由之路,也指普遍規律。
[13]致:達到。
[14]位:安於所處的位置。
[15]育:生養,成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