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國學讀本

《禮記·禮運》選讀[1]

字體:16+-

大同

大道之行也[2],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3]。故人不獨親其親[4],不獨子其子[5],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6]。男有分[7],女有歸[8]。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9];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10]。是故謀閉而不興[11],盜竊亂賊而不作[12]。故外戶而不閉[13],是謂大同[14]。

注釋

[1]《禮記》,儒家經典之一,相傳由西漢戴聖編纂,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先秦至兩漢時期儒家關於各種禮儀的論著以及禮學文獻匯編,與《周禮》《儀禮》並稱“三禮”。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說和文物製度的重要參考書。《禮運》是《禮記》中的篇名,記五帝、三王禮製之變易和陰陽轉移之道,故以“運”為名。

[2]大道:五帝時期治理天下的原則、製度,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行:施行、實行。

[3]與:通“舉”,推舉、選舉。修睦:指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它達到和睦。修,修治、調整。

[4]親: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親。

[5]子: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子。

[6]矜(guān):通“鰥”,老而無妻之人。寡:老而無夫之人。孤:幼而喪父母之人。獨:老而無子女之人。廢:殘廢的人。疾:有疾病的人。

[7]分(fèn):職分、職業。

[8]歸:女嫁曰歸。

[9]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財貨,人們厭惡它被任意丟棄在地上,(想收起來)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裏。貨,財貨、財物。惡,厭惡、憎惡。

[10]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力氣,人們厭惡它不能從自己身上使出來,(想使出來)但不一定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