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國學讀本

第五專題 自然和合

字體:16+-

專題導讀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和諧統一,包括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諧等。《國語·鄭語》最早提出“和合”一詞:“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認為道蘊涵陰陽兩個相反方麵,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這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孔子提出“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把“和”作為處事、行禮的最高境界。墨子提出“內者父子兄弟作怨惡,離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藥相虧害”(《墨子·尚同》),認為和合是處理人與社會關係的根本原理、原則。管子、孟子、荀子等先秦諸子也多有關於“和”或“和合”的論述。“和合”是中國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文精神,它是中國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體現形式。這種以和為貴的和合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首要價值,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

中國和合文化中貴和持中的和諧意識,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關係的和諧。二是“中庸”,指人際關係,即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的和諧。

“天人合一”旨在承認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反對將它們割裂開來。《易經·序卦傳》:“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闡明了人產生於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周易·乾·文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為,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為,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統一體,自然界的運行規律和人的身心規律在本質上是統一的,這種精神,就是天人和合。孔子曾發出“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歎,也顯露出“五十而知天命”的豁達,從“天知我”到“我知天”顯示了孔子“天人合一”思想的發端。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他把人性和天統一起來,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是北宋的張載,他在《正蒙·乾稱》中說:“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遺人。”張載指出,人之所以成為聖賢,根本原因在於“天人合一”,人和自然是本質上的統一,因此人能夠認識自然,認識自然和人自身達到極致便可以成為聖賢。南宋朱熹指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於人也;即生此人,則天又在人矣。”陸九淵更是描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在“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中,人與自然乃至人與整個宇宙都是合而為一。“天人合一”將人和自然、人和宇宙看做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體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思想。天地自然本身的和合,與人自身的和合相互一致、統一,構成天人整體的和合。這便是“仁民愛物”、“天地萬物與吾一體”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