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國學讀本

《老子解》選讀[1]

字體:16+-

李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2];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3]?虛而不屈,動而愈出[4]。多言數窮,不如守中[5]。

【解】使天地而能仁萬物,則天地將誰與仁[6]?使聖人而能仁萬民,則聖人將誰與仁?不知橐籥之在天地間,雖天地、聖人,亦皆生死其中而不自知也。何也?虛中而善應,不可得而撓屈也[7]。動之而愈出,不可得而窮探也[8]。雖有智者而欲以言窮之,胡可得耶?故知天地與萬物同一中也[9],萬物無所求於天地,天地自不能施於萬物[10]。聖人與萬民同一中也,聖人無容心於萬民[11],萬民亦自無所藉於聖人[12],各守吾之中,以待其自定而已矣。守之如何?曰:愚者得之,而智者昧焉[13]。不信者得之[14],而仁者反失之也。烏呼[15],是豈可以易言之哉!

注釋

[1]李贄(1527—1602):明人,泰州學派代表人物。初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贄,字宏甫,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曆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兩京等地,被誣下獄,自刎死。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批判重農抑商,揚商賈功績,倡導功利價值,被稱為“異端”。本章選自李贄《老子解·五章》,《老子》原書此章在不同版本中文字有較大出入。李贄借助解《老子》,闡述自己關於“聖人與萬民同一中”的觀點,體現了一種平等的精神,也體現了明以來中國原生民主思想的萌芽。同時,對於仁愛思想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

[2]芻狗: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祭祀完成即廢棄,不加顧惜。此處指天地不會以人類的仁德觀來對待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