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術的概念
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不同的時期,對武術概念的表述不盡相同。武術的內涵和外延是隨著社會曆史的發展和武術本身的發展而發展變化的。
武術是中國傳統的技擊術。它以踢、打、摔、拿、擊、刺等技擊動為主要內容,通過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體運動來表現攻防格鬥的能力。無論是對抗性的搏鬥運動,還是勢勢相承的套路運動,都是以中國傳統的技擊方法為技術核心的。
武術是體育項目。它明顯區別於使人致傷致殘的實用技擊技術。套路運動中盡管包含豐富的技擊方法,但其宗旨是通過演練以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和攻防能力,進行功力與技巧上的較量,在技術要求上與實用技術有一定的區別。
武術是優秀的民族文化。任何體育項目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義,但是,沒有任何項目像武術這樣具有濃鬱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武術是傳統的,它在民族文化的總體氛圍中孕育、產生、衍化發展,融匯了易學、哲學、中醫學、倫理學、兵學、美學、氣功等多種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和觀念,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係。它內涵豐富,寓意深邃,既具有體育運動強身健體的共同特征,又具有東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學性和藝術性,集中體現了我國人民在體育領域的智慧。
二、武術與傳統文化
武術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創造並形成的一種民族傳統體育,武術在其發展過程中,深受中國文化的滋潤,形成了不同於現代西方體育項目的獨特的東方體育文化表現形式。由於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武術在各方麵都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色彩。
(一)武術體現了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精神,不僅在我們民族興旺發達時期起過積極的作用,在我們民族危難之際,也是激勵人們起來進行反侵略、反壓迫鬥爭的強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