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老年人自殺行為的特點;
了解老年人自殺的心理護理技巧。
能力目標:能對老年人自殺前的心理行為作出預判;
能為老年人自殺行為提出預防和心理幹預的方案。
工作任務描述
72歲的蔡明玉是廣西北海人,患有麻風病多年,和老伴一起居住在建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泥磚房中。2014年10月3日,天還沒亮,蔡明玉就把頭發梳得整整齊齊,趁丈夫不在時喝下早已買好的農藥,2小時後便不省人事。
“她病得厲害,已經多次選擇自殺,她覺得活著非常痛苦,或許死了是一種解脫吧。”蔡明玉的丈夫告訴記者。在這個距離廣東省不到100公裏的村莊裏,今年以來已有多位老人相繼自殺身亡,另有1位自殺未遂。
10月2日是中國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被稱為“老年節”或“敬老節”。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農村老年人自殺的社會學研究》此前公布的結果顯示,農村老人的自殺現象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1]
思考:
1.蔡奶奶的行為是什麽問題所導致的?引起這種行為的原因是什麽?
2.對蔡奶奶的行為,如何進行預防?
基本知識準備
一、自殺的含義
自殺是指一個人自願、故意殺死自己的行為或情況,但也指任何人殺死自己的意願或傾向。自殺包括個人的、團體的甚至民族的自我毀滅的行為(中文《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杜克亥姆在他的《自殺論》中對自殺行為作了如下的定義,“由死者自身積極的或消極的行為,直接或間接造成死亡的場合,而且死者明明知道要發生這樣的結果而去死的場合,都叫做自殺。這樣定義之下的行為,在其死亡結果發生前就中止了的時候,是未遂”。自殺,如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把自己殺害的行為。老年期的自殺是指60歲以上個體蓄意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目前不少學者已把自殺行為看作是一種疾病。這種看法一是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與疾病的定義,二是自殺作為疾病,確實有它獨特的流行病學、病因學、診斷學、預防學、治療學、護理學、分類學等完整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