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毒成癮是一種慢性複發的腦疾病,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必然導致一係列的生理、心理和行為問題。應對這一難以治愈的腦疾病,必須利用不同的戒毒模式和多元的幹預手段進行綜合治理。
因此,成功戒毒似乎是一個很難企及的目標,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各國政府、各種戒毒機構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來戒毒,但按照經濟學的原理,大量的投入和微薄的產出卻很不成比例。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吸毒問題日趨嚴峻,戒毒人員回歸社會以後,複吸率居高不下,使得多年的戒治工作和心血付諸東流,也讓戒毒專家,尤其是投身一線的戒毒工作者心生疑惑並倍感挫敗,戒毒能成功嗎?毒癮能戒除嗎?其實,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已經證明:吸毒問題需要綜合幹預,毒可戒,毒癮也能除。這是從事戒毒工作的各位同人不能動搖的信心。
關於吸毒有三種觀點:第一種是把吸毒看成是違法犯罪行為。在這種觀念下,吸毒是一個令人詬病、望而生畏的社會問題。在百姓的心目中,隻要吸毒,注定會妻離子散,身敗名裂,被家庭、社會所拋棄,對他們最合適的懲罰就是罰款或將其送進強戒所。第二種就是把吸毒看成一種腦疾病。要想戒除毒癮,就要把大腦中的毒瘤挖掉,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更多的強調從醫學的角度解決毒瘤的問題。第三種是把吸毒看成一種適應不良的行為。這是心理學與行為科學所倡導的觀念。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戒毒工作強調對戒毒人員的心理矯治與行為塑造,這也是大多數強製隔離戒毒所的主導工作。秉承這種取向,心理康複就成為戒毒工作的最重要舉措和戒治目標,但戒毒是一個浩繁的係統工程,不能局限於單一的心理康複,還要考慮軀體問題、文化教育、職業培訓、社會回歸等其他戒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