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走進我們共有的精神家園——近三十年史學演講錄(第十卷)

關於曆史學的幾個問題[1]

字體:16+-

一、曆史是什麽,曆史是不是可以被認識

(一)曆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曆史包括人類史和自然史。自然界也有一部曆史,但是這個曆史是人類給它寫的。此外,還有思想發展的曆史,就是思維的曆史,它也是人類社會史的一部分。我們為了研究思維的方便,把思維發展的過程也作為一個曆史過程來看待。我們通常講曆史是什麽?曆史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這個論點,反映了曆史的客觀性,也反映了曆史在不斷的變動,它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二)曆史是可以被認識的,這是我們和後現代思潮的一個重要分歧

後現代思潮,是現代西方很流行的一種社會思潮,它對曆史學有很大的衝擊。具體表現在,這種思潮認為,曆史是不能夠被認識的,因為曆史學家的曆史著作是曆史學家主觀虛構的,其根據是,曆史已經過去了,人們無法認識它,從這個意義上說,曆史學家的曆史撰述同小說家所寫的小說沒有什麽根本的區別。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與後現代思潮看法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曆史撰述不同於小說。曆史撰述憑借的是真實的史料,小說憑借的是虛構。

第二,人們認識曆史,不是一次完成的,是逐漸接近曆史真相的發展過程,小說不具備這樣的功能,因為它不建立在史料的基礎上。

第三,曆史撰述通過對曆史的研究和表述,能夠解釋曆史發展的規律;後現代思潮所謂曆史敘事,因為不能建立在史料的基礎上,具有很大的隨意性,故不能揭示曆史發展的規律。這種思潮也不承認人的曆史發展具有規律性。

第四,從根本上說,曆史撰述反映了曆史研究過程中主觀和客觀的辯證統一的聯係,其主觀判斷是以史料為依據,故主觀作用不應超越曆史資料而獨立存在。後現代思潮過分誇大研究者的主觀作用,其所謂曆史敘事自覺不自覺地超出了曆史資料的局限,這不能正確地反映社會生活中人作為主體與客觀事物之間的辯證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