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18]這就是說,判斷一個物種的存在方式就是看其生命活動的形式。動物是在本能、消極適應自然環境的過程中維持自己生存的,所以,動物的存在方式就是其本能活動。與此不同,人是在有目的、積極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自己生存和發展的,所以,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實踐活動。
首先,實踐改造和發展著人的自然屬性。所謂人的自然屬性,是指人的肉體組織、生物性的欲望和需要。毫無疑問,人們之所以勞動,是受人的“肉體組織所決定”,而勞動、實踐一經開始就成為強大的推動力,開始支配人類生物進化的方向。“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9]實踐使人的自然需要的對象、內容和滿足方式與動物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賦予它們以不同於動物需要的屬人性質,改造和發展著人的自然屬性。
其次,實踐生成和發展著人的社會屬性。人是社會存在物,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現實的社會關係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生成的。“無論是通過勞動而達到的自己生命的生產,或是通過生育而達到的他人生命的生產,就立即表現為雙重關係:一方麵是自然關係,另一方麵是社會關係;社會關係的含義在這裏是指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20]正是在這種共同活動中,人們之間發生一定的社會關係。這種社會關係反過來又製約和規定人的本質,生成和發展著人的社會屬性。換言之,人是在實踐活動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關係、社會本質”,從而使自己成為社會存在物的。
最後,實踐生成和發展著人的精神屬性。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區別開來,使人成為“能動的自然存在物”。問題在於,人的意識是在實踐中生成、實現和確證的。“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21],是物質生產活動的“直接產物”,爾後又成為“物質生活過程的必然升華物”。意識的形成離不開語言的產生,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和意識具有同樣長久的曆史。問題在於,語言是人與人之間在實踐活動、交往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所以,馬克思指出,“語言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因而也為我自身而存在的、現實的意識”[22]。換言之,實踐生成和發展著人的精神屬性,使人的生命活動成為有意識的生命活動,使人成為“有意識的類存在物”。“通過實踐創造對象世界,即改造無機界,證明了人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