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出版原著選讀

【選文】 上海石印書業之發展

字體:16+-

《北華捷報》館

上海石印中國書籍正在很快地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企業。石印中使用蒸汽機,已能使四五部印刷機同時開印,並且每部機器能夠印出更多的頁數。因為中國資本家鹹能投資於此種企業,贏利頗豐。印書如此便利,對於一個大家喜歡讀書的國家來說,是一件幸事。石印的另一個優點是比木刻容易保存書法的優美,石印局都雇有若幹書法好的人,報酬較高。[1]

上海已用蒸汽機石印法印成中國著作數百千種,現有石印局四五家,其所印的書銷行於全國,各地零售書店的增多,可以看出大家需要這種書籍。《康熙字典》[2]售價各種版本不同,自一元六角至三元,字很小,木版大字的售價自三元至十五元。購買石印本的人,大半是趕考的舉子,年青目力好,他們不要寬邊大字,而喜歡旅行便於攜帶的小書,舉子們需要趕路,又喜歡帶書。上海石印局大量批發,供給遠方省份,北京琉璃廠也設有分店,尤其是在四川商業中心地重慶,其他各城市也有分店,如廣州等。但印刷中心地則在上海。上海是最早采用鉛字,也是最早采用蒸汽機印刷的地方。現在每一家印刷局都雇傭著一百或二百工人,每一架印刷機須要三個印工。一個人在上麵往滾機上安放紙張,兩個人在下麵接取印成的紙張。整理印石,抄寫書稿,攝影縮小,以及其他種種手續,都需要不少的人手。大部分印的書字體都很小,奇怪的是居然有那樣多的人喜歡買這樣小字的書。[3]然而現在這些石印書局營業十分興盛,所用的紙是福建的竹紙。石頭和印機大半購自英國,間或有法國的。

1889年5月25日 上海《北華捷報》

本文節選自《中國近代出版史料·補編》(上),張靜廬輯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