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外出版原著選讀

【選文】 拉施特丁論中國印刷術[1]

字體:16+-

拉施特丁

中國人根據他們的習慣,曾經采用一種巧妙的方法,使寫出的書稿原樣不變地複製出書來,而且至今仍是如此。當他們想要正確無誤而不加改變地複製出寫得非常好的有價值的書時,就讓熟練的寫字能手工筆抄稿,再將書稿文字逐頁轉移[2]到版木之上。還要請有學問的人加以仔細校對,且署名於版木的後麵。再由熟練的專門刻字工將文字在版木上刻出,標出書的頁碼,再將整個版木逐一編號,就像鑄錢局的鑄錢範那樣,將版木封入袋子內。再將其交由可以信賴的人保管,在上麵加蓋特別的封印,置於特為此目的而設的官署內。倘有人欲得印本書,需至保管處所申請,向官府交一定費用,方可將版木取出,像以鑄範鑄錢那樣,將紙放在版木上(刷印),將印好的紙交申請人。這樣印出的書沒有任何竄加和脫漏,是絕對可以信賴的。中國的史書就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本文節選自《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源流、外傳及世界影響》,潘吉星著,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426頁。

【導讀】

本文選自我國著名編輯家、科技史專家潘吉星所著的《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源流、外傳及世界影響》第九章《中國印刷術的外傳》。

拉施特丁(1247—1318),也譯作拉施特哀兒丁、刺失德丁、拉施德丁、拉施特哀丁、刺失都丁等,波斯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蒙古伊利汗國伊利汗阿八哈汗(1265—1281)在位時,三十歲的拉施特丁是一位很有名氣的禦醫。拉施特丁學識淵博,直到1295年第七代伊利汗合讚汗(1295—1304)即位才得到賞識,並在1298年春被任命為宰相。

拉施特丁參與過許多重要著作的出版活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蒙古史巨著《史集》的出版。伊斯蘭教曆700年,合讚汗為了讓以成吉思汗家族為代表的蒙古統治者的曆史事跡傳於後世,任命宰相拉施特丁主持編寫詳細的蒙古史書。1304年合讚汗過世之後,其弟完者都汗即位,繼續任命拉施特丁完成此書的編撰與修改。直至伊斯蘭教曆710年,由拉施特丁擔任主編和主筆的《史集》全部編纂工作完成。除此之外,拉施特丁還主編《伊利汗的中國科學寶藏》,寫作關於《古蘭經》注釋的著作,還有其他一些伊斯蘭教著作名篇。《伊利汗的中國科學寶藏》是一部涉及藥物學、婦科學、脈學等諸多關於中國醫學的百科全書,1939年土耳其學者將其翻譯成土耳其文並在伊斯坦布爾出版。拉施特丁所寫的一些書信集保留至今,不僅是研究他本人政治思想的文書資料,同時也是研究當時波斯伊利汗國社會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