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過史學而認識曆史,從而豐富了知識,增益了智慧。這固然是人類文明標誌之一。但是人們認識曆史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了解過去,而是為了通過了解過去而認識現在和觀察未來。人們對於曆史的認識及從中汲取的啟示和智慧,隻有運用於現實和未來時,才獲得了真正的社會價值。
中國古代哲人很早就提出了“彰往而察來”[3]的思想,認為使過去的事情顯明彰著起來,可以作為借鑒,用以察知未來。先秦時期的政治家早已認識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4]的道理。這都說明了人們之所以十分重視認識曆史,歸根到底還是為了現實,為了未來。秦漢以後,這個思想由史學家進一步闡發和豐富,成為史學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麵和優良傳統之一。這個傳統,從司馬遷撰《史記》以寄“述往事,思來者”[5]之意,到章學誠以記注、撰述定史學兩大“宗門”,認為“記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來者之興起”[6],是一脈相承的。綜觀諸家所論,認識曆史是為了判斷現實,觀察未來,其根據和道理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麵。
(一)認為曆史上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現實和未來的借鑒
關於這一點,中國先民在殷、周之際已經有了明確的認識,至司馬遷提出了對曆史經驗的有係統的考察,達到了對曆史經驗的更加自覺的認識。唐初修史之盛同曆代皇朝開國時期之關注於史學相比,可以說是最為突出的了。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朝雖已立國而天下尚未平定,史官令狐德棻就提出了撰寫前朝“正史”的建議。他指出:“如文史不存,何以貽鑒今古?”[7]唐高祖李淵采納了令狐德棻的建議,於次年頒發了《修六代史詔》,指出:“經典序言,史官紀事,考論得失,究盡變通。所以裁成義類,懲惡勸善,多識前古,貽鑒將來。”[8]一個開國皇帝對修史表現出如此重視,固然是出於政治統治的需要,也還有曆史文化的心理影響。後來,唐太宗、唐高宗繼承了唐高祖重視修史的思想和措施,陸續詔命史臣撰出梁、陳、齊、周、隋“五代史”、《晉書》、《五代史誌》,同時頒行李延壽所撰《南史》、《北史》。於是,官修正史,盛極一時。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年),當史臣們撰成《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隋書》“五代史”“詣闕上之”之時,唐太宗十分高興地對大臣們說:“朕睹前代史書,彰善癉惡,足為將來之戒。……將欲覽前王之得失,為在身之龜鏡。”[9]他的這些話,不是虛言,亦非飾詞,他是一個真正懂得曆史經驗對於現實的重要性的英明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