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表述要達到美的要求,一是要明確這個要求的標準,二是要了解史家是怎樣朝著這些要求去努力的。前者上文已經闡述,這裏來闡述後者:閎中肆外和史筆飛動。閎中肆外,是關於史家對史事的積累與抒發的關係;史筆飛動,是關於史家對史事的“體驗”與“重塑”的關係。
章學誠在評價明人歸有光時寫道:
然歸氏之文,氣體清矣,而按其中之所得,則亦不可強索。故餘嚐書識其後,以為先生所以砥柱中流者,特以文從字順,不汩沒於流俗,而於古人所謂閎中肆外,言以聲其心之所得,則未之聞爾。然亦不得不稱為彼時之豪傑矣。[82]
這裏,章學誠肯定了歸有光在文章上的“文從字順,不汩沒於流俗”的樸實文風;但指出了他對古人提出的閎中肆外的作文境界並不了解。章學誠說的“古人”,是指唐代韓愈。韓愈作《進學解》,有“閎其中而肆其外”[83]之說,講的是作文要求:內容充實、豐富,而文筆發揮盡致。章學誠在《文理》中發展了韓愈的這一思想,全篇闡說閎中肆外在各方麵的要求,於文於史,都可以參考。
章學誠說:“言以聲其心之所得。”這句話是抓住了閎中肆外的本質的。換句話說,隻有心有所得,方可言之於聲。他批評有些人學習司馬遷的《史記》,隻學其皮毛,“而於古人深際,未之有見”。由於自己心中無所得,這樣學習的結果,“遂不免於浮滑,而開後人以描摩淺陋之習”。《史記》寫人物,寫戰爭,寫場麵,都寫得好,一個重要原因,是司馬遷熟悉曆史人物,也有戰爭知識,對所寫的一些曆史場麵作過深入的研究。這就是所謂“心之所得”。關於這一點,從“太史公曰”和《太史公自序》裏可以看得很清楚。章學誠說的要見到“古人深際”,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