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將興,聽於民”
《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記載了虢國的史囂說的一句名言:“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他批評虢國國君做了壞事,還企圖祈求神靈來賜予土地是極荒唐的行為。這是古代史家所記“民”對於國之興亡之重要的較早的記載。這樣的觀念,在春秋時期是已經反映在政治、軍事活動中了。《左傳·莊公十年》記魯國與齊國的長勺之戰,寫道: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於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
魯國在長勺之戰中戰勝齊國,正是“聽於民”的一個突出的實例。《左傳》、《國語》在這方麵都有豐富的記載,表明古代史家對於這一曆史觀念的重視。
上述記載,生動地反映出了中國史學思想傳統中的“民本”思想。即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齊桓公曾問治於管仲:“敢問何謂其本?”管仲回答說:“齊國百姓,公之本也。”[112]齊宣王問孟子:“德何如則可以王矣?”孟子對他說:“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113]孟子還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114]這些認識,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民本思想。史學家討論曆代興亡成敗,首先著眼於“民”,正是看到了“民”在曆史活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