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變、通、久的思想,是從神農、黃帝、堯、舜的傳說中總結出來的,所謂“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充分展示了這一曆史觀念的社會內容。如果說“通古今之變”是史家對這一曆史觀念的繼承和發展的話,那麽,政治家們對這一曆史觀念的繼承和發展則具有明顯的現實性。
戰國時期,當商鞅(公孫鞅)建議秦孝公實行變法時,秦孝公表示讚成,大臣甘龍、杜摯反對,於是引起一場激烈的爭論。這不僅是政治主張上的爭論,也是曆史觀念上的爭論:
甘龍曰:“不然。臣聞之,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勞而功成;據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今若變法,不循秦國之故,更禮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議君,願孰察之。”
公孫鞅曰:“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夫常人安於故習,學者溺於所聞。此兩者所以居官而守法,非所與論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故知者作法,而愚者製焉;賢者更禮,而不肖者拘焉。拘禮之人不足與言事,製法之人不足與論變,君無疑矣。”
杜摯曰:“臣聞之: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臣聞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君其圖之!”
公孫鞅曰:“前世不同教,何故之法?帝王不相複,何禮之循?……及至文武,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製禮。禮法以時而定,製令各順其宜。……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君無疑矣。”[97]
在秦孝公麵前的這場辯論,雙方都講出了對古今關係的認識,從而也表明了各自的曆史觀念。反對變法的甘龍、杜摯堅持“不易民而教”、“不變法而治”,“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在他們看來,古今是沒有變化的,一切都按舊章去做。力主變法的商鞅則明確指出“三代不同禮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法古”。這是他從夏、殷、文、武直至“五霸”的曆史中得到的認識,即古今是在不斷變化的。因此,他認為“禮法以時而定”,“製令各順其宜”,這樣才能把國家治理好。這一場辯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社會意義。從曆史觀念來看,它表明自春秋時期以來人們關於“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的曆史變化的觀念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以致成為人們觀察現實、變革社會的曆史根據和理論根據。而它在社會方麵的意義,是推動了各國尤其是秦國的變法及其統一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