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明的連續性,最明顯地表現在以下兩點上。第一,中國古代的語言文字在發展過程中未曾發生爆發性的斷裂現象。現代漢字與甲骨文、金文的確相去甚遠,要求隻識簡體漢字的人去認甲骨文或金文當然是十分困難的。但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小篆,由小篆到隸書,由隸書到楷書,由繁體楷書到簡體楷書,整個發展的過程十分清楚完整。了解到這樣連續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也就掌握了認識甲骨文、金文的鑰匙。而且,從甲骨文到現代漢字,不管字形發生了多大的變化,字的構造總是以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為共同原則的;這些原則好像一座聯係古今漢字的橋梁,今人通過它可以辨識古代文字。至於語言,古今差別的確不小。因此現代人,甚至現代的專門學者,對於甲骨卜辭,金器銘刻,《詩》、《書》之文,也有不少難以理解的地方。但是,古今語言的差異主要表現在語音、詞匯及專門術語上,語法結構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且所有的變化都是在長期的曆史過程中逐漸發生的。因此,其中仍有梯道可尋。譬如,先秦古籍,漢、魏時期的人已覺難解,於是學者作了注釋。到了唐、宋時期,漢、魏人的注釋已顯得不足以解決疑難,於是學者又作了疏解。今人考釋古籍,經常都要通過這條前人注疏的梯道。這個梯道也是文明淵源不斷的一個明顯證據。第二,中國曆史和文化的傳統從未中斷。曆史記錄和著作是客觀曆史發展過程的文字反映。中國文明的連續性在曆代的曆史記錄和曆史著作中也有反映。甲骨卜辭、金器銘刻都是有關史事的記錄,《尚書》、《詩經》中有史事的記錄,也有後人關於前代史事的表述。《春秋》、《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書記載了大量的先秦史事。司馬遷作《史記》,創為通史,上起黃帝,下迄漢武,尤其反映了中國古代文明的連續性的特點。在《史記》中,《三代世表》譜列了自夏以下三代君主的世係,從此以後,中國曆代君主世係直至清代溥儀迄未中斷。在《史記》中,《十二諸侯年表》自共和元年(前841年)始,從此中國史書紀年迄無中斷。自《史記》以下,曆代均有斷代的紀傳體正史,它們首尾相銜,形成一條史的長龍。其實,中國曆史著作的可貴之處還不限於時間上的前後銜接,而且中國曆代史書從體裁到內容都有內在的發展脈絡可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