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史綱(第四卷)

字體:16+-

本書自出版第一次印刷至今,已曆時十年,前後印行了四次:1999年9月、2000年6月、2005年10月由北京出版社印行三次;2002年9月,由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印行了繁體字本。其間,內地和台灣一些高校曆史係的同仁,選用本書作為中國史學史課程的教材或必讀參考書。何茲全先生、吳江先生、倉修良教授、張恩和教授、許淩雲教授、彭忠德教授以及幾位中青年朋友,撥冗為本書寫了十多篇評論,給予我許多讚揚和褒獎。我始終認為,所有這些,都是對我的鞭策和鼓勵。

本書現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我在幾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的協助下,再次對全書作了校閱,訂正了引文中的脫漏和訛誤,補充了幾處注文,列出了參考文獻。沒有他們的幫助,我是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到這一點的。

本書的這個新版,還有一個重要變化,即卷末原有的兩篇附錄《中國史學:20世紀的遺產與21世紀的前景》、《百年史學斷想》現已撤下,而代之以《第十章史學的深刻變革——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發展主要趨勢》。對於這一變化,我想作一個簡要的說明。

20世紀以來百餘年的中國史學,是中國史學史上變革最為深刻、成就甚為巨大的時期,本書原以“附錄”為殿,意在表明追求“通”的目標,是可以理解的,但從著述本身的內容之輕重、體例之嚴謹來看,似有未安。然而,若以一章或兩章的篇帙試圖闡明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的變革、發展和成就,似亦難以作全麵的概括和中肯的評價。依我個人的淺見,近百年來的中國史學,應有專門著作予以論述,庶可顯示出其重大成就與前所未有的進步。顯然,這有待於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史學界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之所以把第十章稱之為“近百年來中國史學發展主要趨勢”,一是使本書仍然具有“通”的追求,並使其在體例上與全書大致趨於一致;二是詳述既不可能,略述“主要趨勢”,既可表明中國史學的走向,也便於通過提出問題,表明這是一個廣闊的研究空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