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的傳承(第一卷)

三、典製體與紀事本末體的創立

字體:16+-

所記內容仍屬於史事而在體裁上又另辟蹊徑的,是稍晚於劉知幾的中唐史學家杜佑所撰的《通典》。《通典》以典章製度為中心,綜合各代,貫通古今。這是典製體史書。它的特點是:“每事以類相從,舉其始終,曆代沿革廢置及當時群士論議得失,靡不條載,附之於事。如人支脈,散綴於體。”[13]因此,“凡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14]。作為典製體史書開山的《通典》,共分九門[15],所以人們也曾把這種體裁的史書稱作“分門書”。《通典》之後,有《通誌》《文獻通考》的出現,世稱“三通”。“三通”之後,續作者不絕,以至達到“十通”之多,可見這種體裁深受史家重視。不過“三通”在“通”的含義上並不是一致的:《通典》在於通典製的曆史,《通誌》在於通社會的曆史,《文獻通考》在於通文獻的曆史。當然,典製和文獻也都是不可脫離史事的。馬端臨在講到他著《文獻通考》時說:文,是曆代史事;獻,是前人及近人的奏疏和評論;考,是考訂可疑和未當之處,故名其書曰《文獻通考》。[16]值得注意的是,馬端臨在講到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同典製體史書的區別時,有一段話說得很好:“至司馬溫公(按:司馬光死後追封溫國公——引者)作《通鑒》,取千三百餘年之事跡,‘十七史’之紀述[17],萃為一書,然後學者開卷之餘,古今鹹在。然公之書詳於理亂興衰而略於典章經製,非公之智有所不逮也,編簡浩如煙埃,著述自有體要,其勢不能以兩得也。”[18]這就是說,史書體裁不同,它們所反映史事諸方麵內容的詳略必有不同,史學家不可能超越一定體裁所能容納的內容進行撰述;這與其說是史家智力所限,毋寧說是體裁自身的特定要求。馬端臨這樣看待史書的不同體裁,其見識似又在劉知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