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體裁中,以時間為中心的編年體史書出現比較早,如《春秋》《左傳》《竹書紀年》等,是春秋末年至戰國時期的作品。其後,繼起者雖不乏其人,但編年體真正獲得長足發展,是在北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鑒》以後。以大量人物傳記為主要內容的紀傳體史書,始創於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它包含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個部分,實際上是多種體裁結合而成的綜合體。東漢班固繼承《史記》體裁而斷代為史,撰成《漢書》。《史》《漢》問世以後,仿效者蜂起。至唐初以紀傳體修撰八部前朝史[2],這種體裁已得到充分發展,而先出的編年體反退居次要地位。故從《隋書·經籍誌》開始,“乙部書以遷、固等書為正史,編年類次之”[3],說明在實際運用上和社會影響上,晚出的紀傳體已經超過了編年體。
但是,中國古代史家對這兩種體裁的孰優孰劣,卻是經過了幾番深入的思考和長時期的爭論的。這個爭論,自晉迄唐尤為激烈。在這幾百年的辯難當中,大致形成了以下三種看法。
第一種看法,認為編年體優於紀傳體。例如,東晉史家幹寶“盛譽丘明而深抑子長”,其根據是《左傳》一書“能以三十卷之約,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遺也”[4]。北齊魏收曾以紀傳體撰成《魏書》,但他卻是紀傳體的批評者,認為:“魯史(按:指《春秋》——引者)既修,達者貽則,子長自拘紀傳,不存師表。”[5]這種批評的口氣是很嚴厲的。唐玄宗時,朝臣裴光庭提出:紀傳體改變了《春秋》的體裁,“既撓亂前軌,又聾瞽後代。《春秋》之義,非聖人誰能修之”[6]。他進而倡議:“撰《續春秋經傳》,自戰國訖隋,表請天子修經,光庭等作傳。”[7]他的這些主張,受到唐玄宗的賞識,然其計劃並未能實現。這時,還有一位文史學家蕭穎士,也積極提倡編年體,他說:“仲尼作《春秋》,為百王不易法,而司馬遷作本紀、書、表、世家、列傳,敘事依違,失褒貶體,不足以訓。”於是,他“乃起漢元年訖隋義寧編年,依《春秋》義類為傳百篇”[8]。蕭穎士撰的編年體史書未能流傳下來,而他說的《史記》“失褒貶體”,確是一些讚成編年體的史家批評司馬遷的主要原因。唐德宗時,出身於史官世家的柳冕十分強調地說:“(司馬)遷之過,在不本於儒教,以一王法,使楊朱、墨子得非聖人。”又說:“求聖人之道,在求聖人之心;求聖人之心,在求聖人之法。法者,凡例、褒貶是也,而遷舍之。《春秋》尚古,而遷變古,由不本於經也。”[9]柳冕出於史學世家,這種看法自有一定的代表性。他對紀傳體的批評,具有較多的理論上的辯難的成分;這個理論的核心,就是“法者,凡例、褒貶是也”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