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曆來有一個宗旨,就是“懲惡勸善”。這種懲惡勸善不是用說教的方式,是運用史筆的力量,使人通過讀史而受到曆史上人們言行的震撼而產生的一種自律精神。
《左傳·成公十四年》記:“《春秋》之稱,微而顯,誌而晦,婉而成章,盡而不汙,懲惡而勸善,非聖人誰能修之。”這幾句話,前半段是概括了《春秋》在表述上的特點和成就,後半段是指出了《春秋》的撰述宗旨。可見中國史學的懲勸宗旨由來之古老,影響之久遠。那麽,對這種懲勸宗旨的傳統,究竟應給予什麽樣的評價呢?要正確認識這個問題,就必須同本文所論述的前一個問題聯係起來。既然中國史學認識到人在曆史進程中的中心位置,而人的所作所為又千差萬別,那麽凡是負責任的史家就一定會對此做出判斷,以辨明是非,使讀史者得到教益和警示。因此,史學中的這種懲勸宗旨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合乎邏輯的。
關於這個問題,唐代史學批評家劉知幾有深入的思考。他在《史通·史官建置》篇中寫道:“向使世無竹帛,時闕史官,雖堯、舜之與桀、紂,伊、周之與莽、卓,夷、惠之與蹠、蹺,商、冒之與曾、閔,但一從物化。墳土未幹,則善惡不分,妍媸永滅者矣。苟史官不絕,竹帛長存,則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漢。用使後之學者,坐披囊篋,而神交萬古,不出戶庭,而窮覽千載,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若乃《春秋》成而逆子懼,南史至而賊臣書,其記事載言也則如彼,其勸善懲惡也又如此。由斯而言,則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有國有家者,其可缺之哉!”這一段話,是從一個很重要的方麵闡述了史學的功用;同時,也從一個很重要的方麵闡述了人們讀史的目的,即如何學做人。“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兩句話,高度概括了人們通過讀史而學做人的根本途徑。這蘊含著一個古老而深刻的哲理:“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19]這裏說的“德”,指道德、學問。“前言往行”,指前人的嘉言懿行。由此可見,是人們把道德、學問的蓄積看作讀史、了解曆史的首要目的,也就是把學做人看作讀史、了解曆史的首要目的。這清楚地表明,講人文精神,講人的修養、自律,是不能脫離史學、脫離讀史的。這個道理,在今天並不是人人都了解的,以至於常常有人提出“學習曆史有什麽用”的問題。表麵看來,這是史學意識的淡薄;往深層看,這是在怎樣做人的問題上反應茫然的一種表現。講人文精神,就應該講怎樣做人;講怎樣做人,一個重要方麵,就應該講“見賢而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就應該重視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