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史學的理論遺產:從過去到現在和未來的傳承(第一卷)

一、史學與人文

字體:16+-

關於人文,人們講得比較多的是思想、倫理、道德、文學、藝術等,或者用“文化”來概括這些方麵。至於史學,人們似乎講得不多。其實,我們所講的“文化”,其中有許多方麵、許多內容都離不開曆史記載、曆史撰述,離不開史學家的思想和活動,就是說離不開史學。

“人文”一詞,中國出現較早,《周易·彖上·賁》雲:“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疏解釋“人文”說:“聖人觀察人文,則《詩》《書》《禮》《樂》之謂,當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據此,所謂“人文”當與製度、文化教育密切相關。又《後漢書·公孫瓚傳》後論有“舍諸天運,征乎人文”之說,李賢注曰:“天運猶天命也,人文猶人事也。《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李賢注把“人文”解釋為“人事”,針對《後漢書》史論來說無疑是確切的,但它又引“《易》曰”作根據,這就把《周易·彖上·賁》中所說的“人文”的含義變得更寬泛了。本文討論人文,兼采孔疏與李注二說,不做絕對對待。筆者這個認識也是有根據的。清代史家章學誠在講到典製體通史的時候,曾用了“事實人文”這個概念。他還寫道:“夫通史人文,上下千年,然而義例所通,則隔代不嫌合撰。”[1]他講的“事實人文”,當是包含一般史事和各種製度。他說的“通史人文”,當是指用通史體例撰寫的製度史。當然,章學誠隻是在論述“通史”體例時提到“人文”這個概念,並沒有對其做任何解釋,但我們根據上下文的聯係,大致可以判斷出他所說的“人文”的含義。

在西方,“人文”的概念同人性與教育相關。文藝複興時期,人文研究同神學研究相對立,認為人是宇宙的主體,是萬物的主宰。這是要通過學校教育讓人們都懂得的一種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