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哲學隨感錄

“好的最大的敵人是最好”[1]

字體:16+-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Le plus grand ennemi du bien,c'st le mieux(好的最大的敵人是最好)。”[2]顯而易見,這句名言的意思是勸人們不要去追求、塑造或崇拜任何完美的東西。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求全責備的自然傾向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現出來。

肯定意義上的“完美性崇拜”

什麽是“肯定意義上的完美性崇拜”呢?那就是崇拜者直截了當地把完美性作為自己追求和膜拜的對象。據說,天主教教皇庇護九世在1870年召開的梵蒂岡第20次大公會議上曾主持通過了著名的“教皇無謬誤”的決議,那恐怕就是典型的肯定意義上的“完美性崇拜”了。這種“完美性崇拜”具有以下各種表現形式。表現之一是:當一個人在恭維另一個人的時候,他總是力圖把對方描繪成一個絕對完美的、沒有任何缺點的存在物。表現之二是:當一個人為另一個人寫推薦信的時候,其推薦詞通常也會寫得非常好,甚至把被推薦的對象描繪成一個十全十美的完人。表現之三是:當一個人向他(或她)所熱戀著的對象寫情書的時候,也會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把自己所熱戀的對象,甚至對象所接觸的周圍的環境完美化。所謂“情人眼裏出西施”“愛屋及烏”是也。表現之四是:當人們在向上帝祈禱的時候,也會自然而然地把上帝讚美為全智全能的、完美無缺的最高的存在物。所謂“崇拜產生完美”,良非虛言也。表現之五是:當人們在哀悼一個死者的時候,也會習慣性地掩飾其所有的缺點,把他(或她)描述為一個生前沒有任何瑕疵的完人。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幾乎所有的追悼詞都是頌詞,哪怕死者生前是一個惡棍或**。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指的是“將死之人”常常會趨善。實際上,當人們把一個“將死之人”作為自己的評價對象時,其評價也會自然而然地趨善。這裏似乎有一種微妙的變化和暗示,即死亡將會勾銷一切惡行。表現之六是:當人們為一位死去的著名人物,如政治家、藝術家、作家、哲學家、詩人等編纂全集時,也往往會情不自禁地通過所謂“技術性的處理”,把死者生前留下的某些粗劣的作品清除,從而造成了“全集不全”的局麵。這種故意造成的現象也深刻地反映出人們潛意識中對完美性的崇拜,仿佛維納斯唯有“斷臂”才能成為完美的藝術品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