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哲學隨感錄

語言新趣

字體:16+-

漫談漢語的歧義

與西方語言,特別是語法上十分嚴格的法語和德語比較起來,漢語在使用中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如果從積極的方麵看,這種不確定性可以被理解為靈活性;但如果從消極的方麵看,它就隻能被理解為模糊性或歧義性了。我們在這裏主要考察漢語的消極的方麵。這種消極的方麵在漢語的句子、詞組和語詞中都有自己的表現。

我們先來考察句子的歧義。某市1999年“高中畢業會考適應性調研測試”中有這樣一道題:“‘(妻子)晚餐還多做了兩個丈夫喜歡的菜’一句有歧義,請寫出你的兩種不同的理解。”有關方麵提供的標準答案是:“(1)(妻子)晚餐做的菜,兩個丈夫都喜歡吃。(2)晚餐妻子做了丈夫喜歡吃的兩個菜。”這道別出心裁的試題引起了爭論。據說有關方麵承認,由於把注意力集中在語言和語法上,沒有考慮到在人情、法理上可能對學生產生的誤導。[1]

如果我們撇開出試題者的這種買櫝還珠式的形式主義態度,姑且從試題的表達方式去看,這個句子確實存在著歧義,關鍵在“兩個”這個數量詞上。如果“兩個”是修飾名詞“菜”的,那就成了“兩個菜”;如果是修飾名詞“丈夫”的,那就成了“兩個丈夫”。這種歧義的存在是顯而易見的,由此可以看出漢語這種把語詞比較隨意地疊加起來的語法結構的靈活性和模糊性,也可看出漢語的名詞由於缺乏西語中名詞的單複數區分而比較容易發生的歧義性。“(妻子)晚餐還多做了丈夫喜歡的兩個菜”這句話在西語中就不會發生歧義。如在英語中,我們隻要看“丈夫”這個詞是husband還是husbands,“菜”這個詞是dish還是dishes就行了。

在這裏,令人不解的倒是出試題者竟把“兩個丈夫”作為第一個標準答案。實際上,“兩個丈夫”甚至更多的丈夫,隻有在一妻多夫製的社會中才是現實的,而在當今社會中出現的概率是相當小的。由於法律禁止重婚,一個女人隻有在違法的情況下才可能同時有兩個丈夫。當然,也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妻子的前夫來訪問,妻子同時做菜給“兩個丈夫”吃。但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丈夫”的提法在法理和邏輯上也是說不通的,因為前夫已經與妻子解除法律關係,他可能成為其他妻子的丈夫,但卻不再是這個妻子的“丈夫”了。與“兩個丈夫”比較起來,似乎更應該把“兩個菜”作為第一標準答案,因為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倒是常見的。顯然,出試題者的思維方式有點外星人的味道,他們仿佛從來沒有在地球上居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