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學通史》(七卷本)在蔣孔陽先生的主持下,經過我們這個寫作群體近十年的共同奮鬥和努力,終於全部完稿了。
回想起九年前,當我們申報的《西方美學通史》(多卷本)剛剛被國家社科基金批準列為“八五”重點科研項目之際,我們在興奮之餘,也感到了肩上的沉重壓力和負擔。因為這麽大規模的西方美學史著,不但國內沒有出過,就是西方至今也還沒有出過(鮑桑葵的《美學史》、庫恩和吉爾伯特的《美學史》等無論在時間跨度上、篇幅上、規模上均不大)。但是既然已立了項,那我們隻能背水一戰,一定要完成它,而且一定要力爭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它。
現在看來,從時間上說,我們基本上是按時完成,還略有提前,因為當初我
們申報時就計劃跨兩個五年計劃,爭取1999年年底全部完成;從數量上看,我們也“超額”了,因為原計劃寫六卷,每卷平均三四十萬字,而現在已擴至七卷,每卷字數少則四十餘萬,多的達七八十萬,平均在六十萬字以上;關鍵是“質”,我們雖然是盡心盡力了,但限於時間和水平,能否達到較高的水平和質量,還有待於專家與廣大讀者評判。
就我們自己而言,為提高本書的學術質量,在以下三方麵作了較大的努力:
第一,我們盡可能多地搜集、發掘、掌握第一手的資料,特別是外文原著的資料,盡量做到全書各卷資料翔實可靠。如第一、第三卷都發掘了一些過去被忽視的美學思想資料;尤其是第二卷中世紀至文藝複興時期國內已有的譯文資料甚少,本卷作者搜集了大量資料,全卷有一半以上的資料為國內第一次譯出;第四卷康德美學的全部引文都或據原文重新譯過,或是新發現的材料,席勒的不少引文亦均是新譯過來的;第五卷俄、德美學中亦有相當部分材料是該卷作者新譯過來的。由於掌握了較豐富的第一手材料,我們在勾勒西方美學各個時期的曆史發展時,心裏比較有底,不至於被某些片斷資料所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