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7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下

第二節 古德曼以認識為基礎的藝術符號論

字體:16+-

古德曼(Nelson Goodman,1906—1998年)是美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曾先後在哈佛大學哲學係獲得科學學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1951—1952年擔任“符號邏輯學學會”副主席,1967年出任“美國哲學學會”東部地區主席。1968年起回母校哈佛大學執教。古德曼的美學代表作是《藝術語言》(1968年),該書的出版曾在西方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和激烈的爭論。有人曾稱該書為“現代分析美學第一書”,這種評論雖不免有些誇張,卻也真實地道出了該書在分析美學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此外,古德曼還著有:《現象的結構》(1951年)、《事實、虛構與預示》(1954年)、《邏輯與藝術》(1972年)、《創造世界的方式》(1978年)等。

一 古德曼的哲學思想

古德曼指出,在現實中隻存在著某些基本的客體,而不存在任何不同於這些客體的本質。種種“形而上學的”本質都應從理論中加以拒斥。顯然,這一基本立場決定了他對傳統美學探求美、藝術等的本質這種思辨研究的抵製。

古德曼認為世界是以多種多樣的存在方式存在著的,同時,通過描述、觀看、描繪等多種方式,世界可以被正確地加以認識。[26]在考察認識論問題時,他的出發點隻是個別的主體以及這個主體頭腦中存在的“世界圖景”。他認為認識活動僅僅是一種主體與周圍世界相對立的特殊形式。對於現實的認識關係隻存在唯一的一種類型,即隻存在單一的真理形式。他深受維也納學派的著名代表卡爾納普《世界的邏輯構成》一書的影響,也像卡爾納普一樣,致力於哲學體係的構築,關心合理地重建科學概念的問題。不過在方法上,他與卡爾納普有兩個區別。第一,卡爾納普運用的是柏拉圖主義的邏輯體係,而古德曼則選擇了唯名論的體係。他的這種選擇是基於他對於抽象概念的一係列懷疑。第二,卡爾納普以基本體驗為其體係的始基要素,而古德曼則選擇實在論的係統,根據這一係統,某種非具體的統一構成基礎,這是以個體作為基本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