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美學史 第7卷 二十世紀美學 下

第七節 羅蘭·巴特:從結構主義走向後結構主義

字體:16+-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年),法國結構主義文藝理論家、美學家、符號學家,出身於海軍軍官家庭,出生不久父親陣亡,隨母移居巴黎。童年曾受過良好的藝術教育。1934年中學畢業後,曾計劃報考巴黎高等師範學校,但肺結核阻礙了他走上學術之途。1939年戰爭爆發,免除兵役的巴特在阿裏特和巴黎的中學任教。病愈後他獲得了去海外教授法文的教職,先後去過阿爾及利亞、羅馬尼亞和埃及。20世紀50世紀年代他曾在主管海外教學的政府文化部工作,並開始撰寫文學批評著作。60年代他在大學係統外的一個機構——“高等研究實驗學院”謀得一個教職。盡管60年代末他已成為巴黎名流,與列維-斯特勞斯、福柯、拉康等人齊名,但直至1976年,才被聘為法蘭西學院教授。1980年不幸死於車禍。

巴特是20世紀下半葉在法國文壇上最活躍、最不拘一格,也是最富有創新精神的學者,同時他也是結構主義向後結構主義轉折時期的關鍵人物。他的主要論著包括前期結構主義時期的《米什萊自述》(1954年)、《神話學》(1957年)、《論拉辛》(1963年)、《符號學原理》(1964年)、《批評與真實》(1966年)、《時裝係統》(1967年)和後期結構主義時期的《S/Z》(1970年)、《符號帝國》(1970年)、《薩德、傅立葉、羅約拉》(1971年)、《批評論文選》(1972年),《文本的快樂》(1973年)、《巴特自述》(1975年)、《戀人絮語》(1977年)、《描像器》(1980年)等。

巴特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物,他並不自認是結構主義者,但他的思想立場無疑具有結構主義者的特征,同時在70年代以後,他又明顯轉到了後結構主義的立場上去。

一 早期結構主義符號學思想

巴特於1953年發表了他的重要論文《寫作的零度》,這是結構主義符號學美學思想極富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作家在寫作時“零度”介入的觀點。在西方美學傳統中,作家和作品之間的聯係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法國學者布封“風格即人”的箴言早已成為一種信條,在浪漫主義文學思潮中,更是把作者的個人風格與作品風格聯係起來認識。而巴特所說的“零度”寫作也就是零度風格,它體現為對作者主體性的遮蔽,這正吻合了結構主義倡導的“無作者思想、無主體知識”的認識,即以一種超越了個人的結構來淩駕於個人之上的狀況。